为深入探寻基层治理密码,7月28日至8月1日,qy88vip千赢国际官网版“公治力行”基层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指导老师蔡长昆和何磊的带领下,走进恩施州巴东县信陵镇、官渡口镇、绿葱坡镇等地,走访县直部门、镇政府、村(社区)及企业,实地看、现场问、用心记,在田野调查中解码基层善治的“巴东经验”。
县直部门协同联动,织密服务“保障网”
巴东县社会工作部是2024年新设立的部门,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循,都得边干边摸索。从整治“无事酒”到开展“清洁家园”行动,该部门用“三导三治”推动移风易俗。“我们要做的是统筹协调,让政策落地更精准。”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“1+5+8”工作体系。队员们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着,也感受到这份让基层治理既见实效、又暖民心的初心与韧劲。
在巴东县农业农村局,实践队与多个股室进行访谈。集体经济在经合指导部推动下,全县村集体年收入均超10万元;区域协作股借力武汉黄陂、硚口,年引资金超3000万;乡村建设股虽未满编,但“厕所革命”等民生项目仍在严推。从增收、帮扶到宜居,每一步都扎实,每一步也面临新挑战,振兴之路持续探索。“真正的善治不在于宏大的口号,而在于如何将政策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效。”一位工作人员的话,让队员们记在了心里,巴东的实践,正是以问题为导向、以民生为尺度的治理智慧的生动体现。
镇政府统筹协调,夯实治理“主阵地”
走进信陵镇,实践队发现,作为县管镇,这里同时承担着县政府驻地的功能,这让当地的治理场景更丰富多元——既有城镇发展中的精细管理需求,也涉及城乡衔接处的复杂事务协调,牵涉的事务维度相当广泛。面对这样的治理格局,镇里的年轻干部成了中坚力量,主动担当、干劲十足。借着湖北省“2025干部素质提高年”的契机,大家加强学习提升,镇政府也依托“综治中心”与“6办3中心”的协同机制高效运转,在夯实基层治理中枢的过程中,把各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,让治理效能在日常实践中持续提升。
绿葱坡镇以“森林康养、滑雪运动、民宿休闲” 为主题,围绕 “山、水、林、廊、城”进行规划布局,建成了“绿葱坡滑雪场”“野花坪度假村”等核心景点。镇政府牵头设立协会行业规范,还打造了“十五分钟便民圈”和党群服务驿站。当地民宿从10余家增至140余家,成功将“凉资源”转化为“热经济”。车行半路,司机师傅笑说:“过去镇上多是鄂Q车牌,如今鄂E、鄂A的多了,偶尔还能看到湘A、粤B车牌,都是来避暑旅游的。”
官渡口镇的发展,彰显出强劲的统筹之力。大坪村从过去单一种植苞谷,转型成为如今3000余亩的柑橘园,产值节节攀升,伦晚椪柑更是以香甜多汁闻名。在这一转变背后,驻村工作队投入的30万启动资金起到了关键撬动作用,成功搭建起“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的联动模式。村委会还引入“天翼云眼”数字平台,不仅实现了对产业发展的精准监管,更覆盖到民生服务的智慧化治理,让科技赋能的成效真正落到实处。工作人员提到:“基层治理的‘最优解’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需要因地制宜的智慧、久久为功的韧劲,以及干群同心的合力。”巴东的实践图景正是科技赋能与党群联动,在群山间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一张鲜活答卷。
村社区扎根一线,共架民生“连心桥”
白土坡社区主任巧用“以不变抓变”档案法,以校园安全事件为契机,促成公安、教育、学校、社区“四方议责”,并通过弹性入户实现人口管理100%覆盖率。面对1.8万搬迁居民的复杂局面,神农溪社区在“属地管理交叉”和“网格员服务压力大”的情况下,坚持“支部建在网格上”,下沉干部与网格员合力达成100%入户率。晴帆园社区用“125模式”重塑1015户低保移迁户的陌生社会:“格格夜访”暖心、积分制激活参与、智慧平台守护老人,还依托创业园带动就业、织起熟人社会,让移迁群众真正在新家扎下根来。
从土店子村的殡葬改革,到野花坪村的“一季两带三基地”的发展规划;从荷花村探索“小水果+农旅”模式,到院里树下民宿的返乡创业故事......五天调研里,实践队阅读了一份鲜活生动的基层治理答卷——它藏在村主任的入户笔记里,写在柑橘园的合作合同上,映在数字平台的监控屏中,更暖在新就业群体的笑容期待里。
公管学子在这趟巴东之行中,真切触摸到中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蓬勃脉动,也充分认识到治理效能的“最优解”不仅在于打破壁垒、合力共为的部门协同,更在于深入群众、精准施策的智慧方法。将“主阵地”的统筹力、“保障网”的协同力、“连心桥”的亲和力,不断转化为推动基层现代化的澎湃动能,公管学子也将为新时代的“山乡巨变”持续贡献青春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