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朝古都开封因水而兴、伴水而荣。8月11日至8月13日,qy88vip千赢国际官网版“公治力行”基层实践团开封分队走进开封市水利局、水投集团及一渠六河沿线园区,通过走访职能部门、实地察看治理现场、与企业负责人座谈等方式,近距离了解这座古城“以水兴城、以水治城”的治理密码。
政企协同发力,筑牢治理“压舱石”
在开封市水利局,调研小组与局长吴现伟、主任杨新生等一线干部面对面交流,围绕PPP模式运作、绩效考核细则、防汛调度机制和跨部门协调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,系统梳理了“政府主导、国企担当”的治理框架。吴现伟介绍:“一渠六河项目的投资单靠财政难以为继,正是通过政企合作,才推动了治理进程,让昔日水沟变成今日景观带。”
在水投集团及下属一渠六河公司的座谈会上,集团总经理韩颖和副总经理陈柳伊向调研小组展示了“运维日志”。日志中详细记录了河道日常保洁、绿化修剪、汛期24小时闸房值守,以及数字化派件处理等情况,例如要求在30分钟内清理水面漂浮物。“我们不仅是工程建设者,更是市民亲水生活的守护者。”集团总经理韩颖说道。这些具体而微的细节不仅展现了28.6公里水系的日常管护,也道出了国企在城市公共服务中的职责担当。
一线治理实景,绘就民生“幸福卷”
漫步一渠六河沿线,调研小组直观看到当地水治成效:昔日污浊的护城河如今水清岸绿,岸边垂柳成行,仿古路灯与青砖步道整齐铺设。16公里环城绿道上,晨练的居民、嬉戏的孩童和前来打卡的游客交织其间,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。在夜间灯光秀中,宋词佳句投射在水幕上,让宋韵文化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。一渠六河不仅发挥着防洪排涝功能,还成为市民休闲与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。在龙亭湖自动化监测站,实时更新的水质数据和远程控制的闸门系统,则展示了“数字化运维”的技术应用。
“以前夏天都不敢开窗,现在傍晚可以带着孙子来散步,这水清亮得能看见鱼!”岸边纳凉的居民李大爷感慨道,居民的切身感受正是项目防洪实效的生动注脚。沿线设置的19个党群服务驿站,提供26项便民服务,把“还河于民”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市民生活中,一渠六河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,更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。
破题探索经验,开辟治理“新前景”
在调研期间,小组切实感受到了治水成效。从39个排污口的逐一整治,到跨部门协同的高效衔接;从PPP模式的机制创新,到数字化运维的科技赋能,开封治水的密码,藏在“系统施策”的智慧里,更写在“以水为媒”的民生答卷中。与此同时,调研小组也注意到一些现实挑战:汛期排污与水质保护的矛盾、国企市场化转型的探索、长效运维资金的保障等,依然是基层治理需要持续应对的重要课题。
此次开封之行,让实践队员们直观感受到治水工程背后的复杂性与创新性,也看到治理举措如何在实践中回应群众关切、改善生活环境。从政策推动到机制创新,从工程建设到日常运维,治理成效既写在清澈的河道中,也体现在居民的生活变化里。千年汴河曾见证北宋漕运的繁华,如今的一渠六河则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新纽带,当现代治水技术遇上宋词里的“桨声灯影”,让人们在水清岸绿中体会城市发展的温度与韧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