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色能源寻新路,实践调研赴宁阳。7月28日至29日,qy88vip千赢国际官网版“公治力行”基层实践团走进山东宁阳县,调研当地生物质发电项目。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访农民经纪人、实地察看厂区运作,并与电厂负责人开展多轮座谈,详细梳理了秸秆从收购到发电的全链条流程,深入分析了政企协同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运作模式。
政企协同筑根基,搭建发展“协作网”
“项目能落地,政企配合是关键。”电厂负责人的一句话,引导实践团聚焦政企协作模式的调研。队员们围绕“基层政企如何联动推动绿色项目”的问题,详细询问了项目落地时政府的配套支持、日常运营中的信息互通机制,以及供热管道铺设、项目审批等环节的协作细节。
在记录政府“一站式”服务、双向信息反馈等做法时,队员们逐步厘清了政企之间“不越位、不错位”的协作边界。大家感受到,这种权责明晰的互动模式,不仅为项目推进提供保障,也使“政府与市场关系”这一理论有了具象注解。队员们表示:“原来在基层治理中,‘服务者’的精准定位比‘管理者’的强硬干预更有力量。”
市场运作强效能,激活产业“动力源”
“光靠电厂收秸秆不现实,得让供应商有钱赚才行。”电厂负责人的话引发了实践团对秸秆产业链运作逻辑的深入思考。队员们首先翻阅了企业原料台账,重点关注燃料选择的标准。通过对比数据,他们迅速理清了秸秆作为可再生资源在供应稳定性上的优势,这也是其比综合料更受青睐的关键原因。
为了更深入了解宁阳生物质发电秸秆收集、储运体系的高效运作,实践团重点调研了经纪人队伍的培育情况。“当时为了找到靠谱的经纪人,我们跟着大集跑了快一个月,农户一开始不信任,得拿着政策和收益账一点点算。”负责对接经纪人的企业负责人回忆道。企业初期通过“赶大集、挨村宣传”筛选合作对象,优先对接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具有组织能力的群体,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、质量控制、场地租用等全流程服务。队员们表示,这种以市场为纽带的经纪人培育模式,不仅打通了秸秆从农户到电厂的流转链,也为当地群众拓展了增收渠道,实现了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双向促进。
绿色转型显成效,探索治理“新路径”
走进工厂作业区,整齐摆放的秸秆堆和高效运转的除尘设备让实践队员们对“绿色能源”有了直观感受。电厂负责人指着监测屏介绍:“秸秆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,和它生长时吸收的差不多,真正算‘零碳’。”这番话让队员们感受到,“绿色发展”并非抽象的理念,而是切实体现在这些运转的设备和堆积的秸秆里。当了解到企业为应对补贴退坡,主动拓展业务并更新环保设备时,队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实打实的行动力。
“之前总觉得‘绿色治理’离我们很远,没想到在这里,政府、企业、经纪人各出一份力,就把秸秆变成了宝。”队员乔心悦望着厂区外有序运转的收购点感慨道。在调研过程中,队员们发现,这份“合力”体现在每处细节:政府把政策细则送进田间,企业根据收购量灵活调整流程,甚至经纪人在收秸秆时还帮助农户清理田埂。虽然没有明确的“模式”规定,但各方合作步伐却非常一致。队员们逐渐明白,基层绿色发展从来不是抽象概念,也不依赖复杂的模式,而是各方找准定位、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脚踏实地做事,问题的解决便是水到渠成。
在这趟宁阳之行中,实践队员们真切触摸到基层绿色能源发展的生动脉搏,并深刻认识到,绿色转型的“突破点”不仅在于技术迭代、模式创新的产业升级,更在于政企协同、联结民生的务实举措,将“协作链”的聚合力、“经纪人”的联结力、“零碳路”的生长力,不断转化为推动绿色治理的扎实动能。公管学子也将继续为基层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,在绿色转型中书写属于青春的“实践答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