渔护江澜赴都昌,青春践行禁渔责。8月24日至29日,qy88vip千赢国际官网版,千赢国际官网首页入口手机版“公治力行”基层实践团赴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。队员们走进鄱阳湖畔,先后对话政企人员、走访保护基地、深入湖区调研,近距离探寻生态保护与民生转型双向奔赴的“都昌答案”。
政策精准滴灌,让渔民转型有保障
“让渔民‘上岸’更‘安业’,关键要把政策做到他们心坎里。”都昌县人社局劳动关系与就业促进股股长余开初的一句话,道出了退捕安置工作的核心。调研中,实践队员看到工作人员熟练操作“退捕渔民就业服务系统”,从渔民信息查询到精准推送岗位,全流程线上完成,这背后作支撑的是县人社局联合多部门建立的“退捕渔民就业信息台账”,每月滚动更新,确保“一户不落、一人不缺”。
让队员们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当地的“1131”政策落实计划:一次政策宣讲扫清认知盲区,一次职业指导明晰发展方向,三次岗位推介拓宽就业渠道,一次技能培训提升谋生本领。“以前担心‘靠水吃水’的日子结束了没着落,现在政府又给补贴又给培训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一位渔民的话,为政策成效提供了最直接的注脚。
立体监管护航,让湖区生态有防护
“看,这1.8万公里的巡护轨迹,就是我们守护鄱阳湖的‘航线图’。”在都昌县江豚保护局,执法大队副大队长詹定鹂指着屏幕上的GPS轨迹向实践队介绍。图上,异常停泊点被自动标红并实时推送至责任人手机。每天早上6:30执法艇出巡、9:30无人机接力的“空水交叉”模式,让“巡查无死角”真正落到实处。
生态守护的触角从水面延伸到空中与岸边。在候鸟保护局,“候鸟智慧监测平台”可实时回传红外影像,并自动比对省林业局环志数据库,实现快速识别与预警。走进渔政鄱阳湖观测站,实践队员看到当船舶AIS信号进入500米核心缓冲区时,系统立即弹窗报警,值班员“一键呼叫”即可连通船主。这套“电子围栏”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,也对违规行为形成了有力震慑。
政民协同合作,让保护实践有动力
西源乡小天鹅民间保护基地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基层组织之一,自2019年退捕以来,村集体组建了一支16人巡护队。队员们每天清晨5:30出发巡护,8:30返回后提交“纸质+手机拍照”双份记录表,月底再统一存档至县候鸟保护局。统一制式的马甲、对讲机以及自创的宣传公众号,让这支民间队伍展现出十足的“专业范儿”。多宝乡大雁保护基地则走出了“保护+文旅”的新路径。作为村镇集中性质的民间组织,基地不仅联合国家及国际组织开展“小手拉大手”宣传活动,还依托民宿和教育基地发展观鸟经济,让“护鸟”与“增收”形成良性循环。“以前捕鱼是为了生活,现在护鸟不仅是一份责任,还能带动乡亲们增收,这日子更有奔头了!”基地成员许晓华自豪地向实践队介绍。
这种“政府搭台、民间唱戏”的模式,正是都昌县“七个一批”转业安置策略的生动实践。从劳务输出到创业扶持,从公益岗位到民间保护组织,渔民的身份在转变,但守护家园的初心始终未变。
青春感悟:让“生态为民”有成绩
实践队队员甘洪宇在日志中写道:“以前在课堂上学习‘生态政策’,总觉得离自己很远;这次在都昌,看到资金如何精准落地,看到巡护队员凌晨五点的身影,才明白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’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无数人脚踏实地的付出。” 在为期十余天的调研中,实践队不仅见证了都昌县在禁渔政策执行中的“灵活性”,更感受到了政策落实背后的“人情味”。长江禁渔仍在继续,渔民转型尚在探索,但基层努力与群众智慧正在不断汇聚成新的图景。
“公治力行”基层实践团分队将带着在都昌的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悟,把基层实践的“鲜活案例”转化为理论研究的“生动素材”,以青春之力为长江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贡献公管智慧。让“江豚逐浪、候鸟齐飞、渔民安康”的美好图景,早日在更多流域变为现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