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简介
张梦瑶,女,中共党员,qy88vip千赢国际官网版城市管理系行政管理专业2025届硕士毕业生。曾任校研究生会常务部负责人、校博士生工作委员会主席团成员、党支部书记、院新闻中心主任等职务。曾获校三好研究生、校优秀学生干部、校优秀共青团干部、校优秀毕业生、校一等学业奖学金、校知行一等奖学金等荣誉20余项。就业去向河南省选调生。
典型事迹
三年时光在喻家山下铺展成一条清晰的成长轴线,每一段经历都印刻着同一个注脚:坚持。从研一课堂播下学术的种子,到学生工作中淬炼品格担当,再到选调之路上坚守初心,张梦瑶始终脚踏实地、稳步前行。如今,她已奔赴基层,这段成长经历也早已超越简单的履历堆砌,凝结成一条以“坚持”为轴的青春轨迹。
科研之路的“执着坚持”:在专注与写作中凿刻深度
研一阶段,张梦瑶一步一个脚印,扎实推进专业课程学习,为科研之路夯实基础。她坦言:“专业课程的学习让我以更多元的视角看待社会问题,科研训练促使我成为一个更专注的人。”
开放包容的师门组会是她学术成长的沃土,每两周一次的思想碰撞引导她聚焦“政府回应”的研究方向,并由此确立了学术支点。她回忆道:“从推荐专业书籍、分享前沿讲座,到引荐数据资源、梳理论文脉络,唐娜老师始终为我们悉心引路。”当导师将逐句批注的论文返还时,那些细密的修改痕迹成为她持续探索的源源动力。
然而,学术研究并非坦途,论文写作中的迷茫与困惑亦是常态。关键时刻,师门的协作与支持成为破局的关键:导师的细致指导、师兄师姐的倾囊相授、同门伙伴的资源共享,共同筑牢了她稳扎稳打的研究路径。最终,她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,并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、“挑战杯”红色专项、校研创基金等项目中收获认可。
学生工作的“韧性坚持”:在琐碎与细节中打磨担当
“虽然本科做过不少学生工作,但新生骨干培训班的历练让我意识到原来学生工作可以做得那么好。”怀揣着学习与锻炼的初心,张梦瑶踏上了学生工作的“打怪升级”之旅:从校研会常务部骨干成长为负责人,从连续两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到加入学院新闻中心主任团,再到分管博士生工作委员会常务部,每一段经历都凝结着她一以贯之的韧劲与担当。
“当时也会有很多畏难情绪,但是如果不去尝试就会留有遗憾,抱着这样的心态,便一路坚持下来了。”这份朴素的坚持,体现在她对工作的极致投入中:统筹各类会议20余次,牵头撰写第十次校研代会文书,主笔新闻稿曾获新华社客户端转载;组织举办“1037号夜市”“喻见·交友游园会”等10余场校园品牌活动,联动多方资源,服务近万名研究生;她还创新推出《学习文集》理论学习制度,主动优化网盘、在线表格等工具操作流程,以系统性思维提升工作效率。
正是这份对琐碎与细节的坚持,让她在文案撰写、会议统筹和活动组织的历练中迅速成长,带领所在支部连续两年获评学院“基层先进党支部”。她深有感触地说:“学生工作的意义,在于用责任心托举每一份信任。坚持下来后,我发现这些经历都带给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与成长。”
选调征途的“笃定坚持”:从入学初心走向基层使命
“基层是直面真问题的战场,我想用所学为乡村做点实事。”成为一名选调生,是张梦瑶在研一便确立的职业目标。学长学姐在基层助农兴业、丰富村民精神生活的经历让她深受触动,也坚定了她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投入乡村治理、服务基层发展的初心。
备考过程中,她再次展现了“坚持”的力量。前期,她注重信息搜集,向学长学姐请教、整理小红书干货内容,提前梳理本硕阶段经历,形成材料文档,为报名和面试做足准备。备考期间,她沉下心来专注刷题,严格执行学习计划,参加多地选调考试“以考代练”,在实战中不断积累经验、调整心态,最终成功上岸河南省选调生。
她深知,过往的积淀正是奔赴未来的底气。对政府运行机制、应急管理等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,让她具备了分析问题的视角与深度;学生工作中锻炼出的沟通表达与公文写作能力,则赋予了她在面试中自信从容的底气。回望三年,张梦瑶也曾无数次犹豫,但她始终以清晰且坚定的步伐拓展着无限的可能性。正如她所言:“选择做出就不要纠结,时间会告诉你——没有一步是白走的。”如今,她已前往广袤的中原大地,带着那份从校园延伸至田野的坚持,让青春在知行合一中绽放光芒。
毕业生寄语
把握当下,忠于自我,久久为功。每一步探索都是在为未来奠基,每一次平凡的坚持终将悄然汇聚成走向广阔天地的坚实底气。